close
去年夏天,興致勃勃至田尾花田公路買了大岩桐回家欣賞,不知是因不了解其習性與否,竟然讓它葉子漸漸腐爛,從原本燦爛美麗的花,逐漸葉子爛光,讓我好心疼。
 
幸好在我不放棄之下,前些天,竟然發現它發芽了,而且逐漸長大了,看來今年夏天,又能見它展英姿囉! 
後來去找資料,才發現它本來就會進入冬休期。呵~呵~幸好!沒把它丟掉。以下為大岩桐檔案:

大岩桐原生於中美及南美洲,多分佈於巴西南部。屬名Sinningia 是紀念德國波昂大學首席園丁WilhelmSinning 的姓,種名speciosa 是「華麗」之意,指花朵顏色。英名Gloxinia 為花商所誤用,本應指另一種植物,但目前也可用來稱呼大岩桐。大岩桐1785年在南美巴西發現,19世紀初引入歐洲。19世紀60年代通過雜交育種,已選育出有觀賞價值的品種。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已育成花徑712釐米、深藍白邊的重瓣花和鮮紅白邊的重瓣花等4個栽培品種。90年代又培育出矮生和迷你型大岩桐,為大岩桐的盆栽觀賞開闢了新的途徑。  

大岩桐為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全株具有絨毛,具有塊莖。肉質莖及葉片肥厚,葉片呈橢圓形,葉緣鋸齒狀,十字對生,葉深綠 如絲絨,葉脈為淺綠色。成熟植株高約10 -35 公分。花色具濃紫、鮮紅、深藍、粉紅、純白、暗紅、斑點、鑲邊等變化。花冠鐘型開口側上,一次可開幾朵到幾十朵不等,花徑寬約7 -10 公分左右,可分為單瓣與重瓣,品種繁多顏色鮮豔。目前市場常見雜交種有愛娃‘Avanti’、光輝‘Glory’及繡球‘Brocade’等不同花色品種。全年度開花。春天種植者,初夏至秋季開花;秋天種植者,夏季開花。視播種期及栽植期而定。
 

繁殖方法有播種、莖插法、葉插法球莖分割法繁殖。莖插法是以塊莖上常萌發出嫩莖,剪取嫩莖,具有2 節以上之莖段,插於介質中,室溫維持20 -30℃ ,插後1520天生根。提高濕度有利發根。葉插法是將葉子連同葉柄插入介質中,葉片的13插入沙床、23留在地面,適當遮蔭,保持一定濕度,在葉柄基部長出塊莖再長新芽。植株生育適溫在20 -30,2000-2500呎燭光,空氣濕度稍高的通風環境。球莖分割繁殖:春季換盆時、塊莖發芽後,用刀將塊莖切成數塊,每塊需帶芽眼,否則僅能生根,形成不了生長枝。盆栽大岩桐,50%的泥炭苔,混合其他珍珠石或蛭石栽種。2年生塊莖冬季休眠,3月開始萌芽,需及時換盆。栽植塊莖需露出盆土,每個塊莖只需留一個嫩芽。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施肥可用好康多一號當基肥,每3 個月施用一次。或取1公克20-20-20 粉末肥料溶於3 公升 水中,每1-2 週施用1 次,應適時的補充微量元素。形成花苞時,再增施磷鉀肥12次。施肥時注意不要沾汙有毛的葉面,以免引起腐爛。開花期溫度不宜過高,可延長觀花期。花謝後剪去花莖,有利繼續開花和塊莖生長發育。葉片枯萎進入休眠期,將塊莖存放冷涼乾燥處貯藏。貯藏最適溫度為1012℃ 。塊莖可連續栽培78年,每年開花兩次。老塊莖需淘汰更新。冬天氣溫低於16℃ ,生長遲緩或進入休眠,低於10 -18時死亡。  

大岩桐花色豔麗,花期又長,一株大岩桐可開花幾十朵,花期持續數月之久。是節日點綴和裝飾室內及窗臺的理想盆花。用它擺放會議桌、櫥窗、茶室,更添節日歡樂的氣氛。室內光度以50-100呎燭光或更明亮處為宜,避免太陽直曬,溫度以18 -24為佳,低於16 -18時生長緩慢,並可能引起葉緣捲曲,低於 10會產生寒害而導致死亡。保持介質濕潤,但勿過度澆水。若室內光線不足,則花苞無法順利開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se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