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平山鎮安宮宜蘭縣境內最高廟宇(海拔近2000公尺),位於太平山莊中央階梯的最高處,面向朝日,是太平山的信仰中心,來到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人應該都到過這裡。


中央階梯頂端便是鎮安宮↑往下眺望中央階梯↓(今年100年1月30日的雪景)


鎮安宮有什麼特別的呢?祂整棟都是檜木建築。~廢話!產檜木的太平山ㄋㄟ~當然用自家最好的產品!其實,鎮安宮的特別不只這個!



仔細看~祂的外型似乎和一般的廟宇有些不同!那是因為他的前身是日本人祀奉「天照大神」的神社,之前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時談過太平山伐木史,太平山的檜木是日本人先發現、開採的。日本人撤走前這裡是神社,日本人愛國,海外的神社都有面向朝日的特性,思鄉的日本人認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是日本所在地。



對面就是太平洋,太平洋海上有日本國...看得到嗎?....呵呵~當時的日本人看得到!



剛剛說,神社祀奉的是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女神,她被奉為"日本天皇"的始祖,也"神道"最高神祇。日據時期在每年神社落成的日子(6月17日)會舉行「太平山神社祭」和運動會,連續長達6.7天的慶祝活動,堪稱是太平山最熱鬧的日子



這個牌樓是日本神社前的鳥居,以檜木建築,古色古香又耐久,現改為原始森林公園的牌樓。鳥居為日本神社建築物,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種結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當你踏進鳥居,就代表你已經進入的神的世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必須注意,就好像我們跨進了廟的大門後就不可以亂講話一樣。

這張是今年1月下大雪時拍的。↑


鳥居另外有此一說:
在日語中,「鳥」(とり這個漢字單用時,通常是專指雞這種鳥類之意,因此譯為中文鳥居其實是「雞架」的意思。北海道原居民日出而作,全靠雞啼來叫醒,但由於不是村中每個人都可以聽到雞啼聲,於是有人靈機一動,做了一個高台出來,使公雞能站在上面啼叫,好讓住得較遠及住在低處的村民都可以聽到。鳥居傳到本州,用途卻截然不同。當時一些和尚亦在寺院外築起一鳥居高台,但不是要雞啼當作鬧鐘,每天飛進寺內的雀鳥所留下的便溺,令和尚大傷腦筋,是以索性在外面建鳥居,讓牠們在外方便夠好了


戰後日本人撤退,神社也隨之廢止,本地居民在原址改建為廟,易名「鎮安宮」。考量神格及歷史背景,決定供奉鄭成功為主神,為的是感念其深植在台灣的民族精神,並激勵太平山住民團結與努力生產。


每年農曆元月初九,這裡會舉辦迎神會,由太平山全體員工捐款,讓各單位輪辦,以示尊重,成為太平山重要的祭典活動。


   
此外,「山上人迎媽祖」在當時也是盛事。
灣民間信仰中,媽祖、關聖帝君、玉皇上帝是最香火鼎盛的神明,那太平山呢?既然是山嘛,就該拜土地公、東嶽大帝或三山國王等山神。偏偏太平山最熱鬧的神明信仰還是海神媽祖!為什麼?

鎮安宮內時任台灣副省長賴英照題匾。↑


山上人拜媽祖的習俗其實是由平原延伸出來的,因為每一個山上人都是從平地上去的,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敬拜媽祖是很自然的事。不管你是不是討海人,或擔任公務員,或經商的、務農的,好像只要拜了媽祖,心裡頭就有了安頓,萬事也會吉利如意。山上人在工作上有它的危險性,而媽祖的慈愛、憐憫、關懷,成為人們心中極大的安慰,因此在沒有其他神明的「競爭」下,媽祖就成了山上人一年一度的拜拜盛事!」



每年三月肖媽祖,山上人會由各工作單位組成隊伍,負責到北港、笨港迎回媽祖。迎
媽祖的時候,媽祖跟著隊伍乘坐中型遊覽車、蹦蹦車、流籠上山,前後三天的時間,第一天由山下上去,第二天安奉在鄭成功廟,讓住在太平山的居民先拜,第三天媽祖鑾駕則巡迴各蹦蹦車集材路線,然後再恭送媽祖回家。這時候有些人家還會殺豬公,至於一般禮敬的牲禮,豬肉啊、雞啊、魚啊、水果啊、米飯、四色金等從羅東送上去,一點也不含糊,總是誠心誠意奉敬,讓他們的誠意給媽祖知曉。



鎮安宮於民國34年建廟供奉鄭成功為主神,祈求保佑員工眷屬平安無事,至今歷經66年,因外壁部分腐朽,今年欣逢建國百年,羅東林管處動用經費重新彩繪整修,讓宜蘭縣境最高廟宇更顯巍峨莊嚴。(100.07.03整修記事)



重新彩繪門神↓


香爐腳:魑虎,什麼都吃,閩南語形容人貪得無厭到「吃銅吃鐵」,魑虎就是如此,整個宇宙所有東西都被牠吃光了,最後只好吃自己身體,吃到只剩下頭與一隻腳,這腳就被人們拿來作為香爐、鼎的支撐。




門神:尉遲恭(或作胡敬德)和秦叔寶(或作秦瓊) 最右邊是印童↓
左邊那位面色如焦,濃眉瞪眼,且一臉腮鬍,腰佩寶劍與箭的是尉遲恭將軍;中間那位粉面紅潤,鳳眼蒜鼻而唇厚順髯,腰佩寶劍與弓的是秦叔寶將軍。二人採雙足八卦步的立姿,雙手上下護胸,並執長柄鉞兵器。

門神傳說:
相傳俓河龍王因為差了行雨的時辰和下雨的雨量,而犯了天條,知悉將被唐太宗的宰相魏徵所斬,於是向太宗求救。太宗乃計請魏徵前來下棋,以耽誤監斬時辰,不料到了午時三刻,魏徵就在棋桌上睡著了,唐太宗以為如此龍王就可免於被斬,豈知魏徵就在夢中斬了俓河龍王的頭。從此,龍王就天天來向太宗索命,只要太宗想要就寢,門外就有鬼魅哭號,吵的太宗無法入睡。次日太宗告訴群臣,秦叔寶建議:"願與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於是太宗才能一夜好眠,而太宗也憐惜兩位將士的辛勞,命畫工將兩為將軍的畫像繪於宮門,以鎮壓鬼魅。此後宮廷寺廟都仿繪之,後世沿襲,秦叔寶、尉遲恭二者遂為民間傳說之門神。


劍童↓

王侯格的主神配有劍童、印童。劍童印童基本上沒有特定的對象,因為每尊神明的劍童印童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工作就是管帥印及令劍的。劍童將軍聖誕為農曆3月3日。印童將軍為農曆5月19日。

門面的彩繪:麒麟與瑞獅。



來到鎮安宮還要注意廣場的地磚的鋪設。台灣的傳統建築的匠師,很會運用許多不同造型的紅磚素材,在地板上呈現出許多饒富意義的空間圖案,展現中國人舉足進退的禮儀風範。

左邊這個地板是運用磚窯所生產的六角形面磚鋪設,這種形狀地磚都鋪排在重要的祭祀空間裡,如廟的拜亭、拜殿等,或在民宅三合院裡神明廳的地板上,使在膜拜祈求時,都有一種「與龜同壽」的願望和祈求。所以這種六角形的地磚,被引申為「長壽磚」。

右邊這種方型地磚鋪設則代表田地,引申中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希望田產越多,家業越是興旺。方型地磚也能靠排列鋪成「丁」字磚,代表「人丁興旺」。

 

三合院宅第裡,神明廳鋪六角磚,代表「長壽」;左、右護龍中的客廳則鋪「人」字磚,表示「人氣旺盛」;而臥室裡鋪以「丁」字磚,表示「壯丁旺盛」。「人丁興旺」而且「延年益壽」,正是台灣傳統建築中以磚砌圖案表達的完美宅第,台灣建築中深奧人文的內涵。在現代的「文明」社會裡,已經很少有人能用心去體會這老祖先在磚砌中深埋的生活教化與人文意義。

 

資料引用:

太平山的故事

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use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